1、線圖這種圖表源處于日本,被當時日本米市的商人用來記錄米市的行情與價格波動,后因其細膩獨到的標畫方式而被引入到股市及期貨市場。
2、目前,這種圖表分析法在我國以至整個東南亞地區均尤為流行。
3、由于用這種方法繪制出來的圖表形狀頗似一根根蠟燭,加上這些蠟燭有黑白之分,因而也叫陰陽線圖表。
(相關資料圖)
4、通過K線圖,我們能夠把每日或某一周期的市況表現完全記錄下來, 股價經過一段時間的盤檔后,在圖上即形成一種特殊區域或形態,不同的形態顯示出不同意義。
5、我們可以從這些形態的變化中摸索出一些有規律的東西出來。
6、K線圖形態可分為反轉形態、整理形態及缺口和趨向線等,從本章的第三節開始,我們將逐一地對這些形態進行具體分析。
7、 一、繪制方法 首先我們找到該日或某一周期的最高和最低價,垂直地連成一條直線;然后再找出當日或某 一周期的開市和收市價,把這二個價位連接成一條狹長的長方柱體。
8、假如當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價較開市價為高(即低開高收),我們便以紅色來表示,或是在柱體上留白,這種柱體就稱之為“陽線”。
9、如果當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價較開市價為低(即高開低收),我們則以藍色表示,又或是在住柱上涂黑色,這柱體就是“陰線”了。
10、 二、優點 能夠全面透徹地觀察到市場的真正變化。
11、我們從K線圖中,既可看到股價(或大市)的趨勢,也同時可以了解到每日市況的波動情形。
12、 三、缺點 (1)繪制方法十分繁復,是眾多走勢圖中最難制作的一種。
13、 (2)陰線與陽線的變化繁多,對初學者來說,在掌握分析方面會有相當的困難,不及柱線圖那樣簡單易明。
14、 四、分析意義 由于“陰陽線”變化繁多,“陰線”與“陽線”里包涵著許多大小不同的變化,因此其分析的意義,有特別提出一談的必要。
15、 在討論“陰陽線”的分析意義之前,先讓我們知道陽線每一個部分的名稱。
16、 我們以陽線為例,最高與收市價之間的部分稱之為“上影”,開市價與收市價之間稱為“實體”,開市價與最低價之間就稱作“下影”。
17、 1.長紅線或大陽線 此種圖表示最高價與收盤價相同,最低價與開盤價一樣。
18、上下沒有影線。
19、從一開盤,買方就積極進攻,中間也可能出現買方與賣方的斗爭,但買方發揮最大力量,一直到收盤。
20、買方始終占優勢,使價格一路上揚,直至收盤。
21、表示強烈的漲勢,股市呈現高潮,買方瘋狂涌進,不限價買進。
22、握有股票者,因看到買氣的旺盛,不愿拋售,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
23、 2.長黑線或大陰線 此種圖表示最高價與開盤價相同,最低價與收盤價一樣。
24、上下沒有影線。
25、從一開始,賣方就占優勢。
26、股市處于低潮。
27、握有股票者不限價瘋狂拋出,造成恐慌心理。
28、市場呈一面倒,直到收盤、價格始終下跌,表示強烈的跌勢。
29、 3.先跌后漲型 這是一種帶下影線的紅實體。
30、最高價與收盤價相同,開盤后,賣氣較足,價格下跌。
31、但在低價位上得到買方的支撐,賣方受挫,價格向上推過開盤價,一路上揚,直至收盤,收在最高價上。
32、總體來講,出現先跌后漲型,買方力量較大,但實體部分與下影線長短不同,買方與賣方力量對比不同。
33、 實體部分比下影線長。
34、價位下跌不多,即受到買方支撐,價格上推。
35、破了開盤價之后,還大幅度推進,買方實力很大。
36、 實體部分與下影線相等,買賣雙方交戰激烈,但大體上,買方占主導地位,對買方有利。
37、 實體部分比下影線短。
38、買賣雙方在低價位上發生激戰。
39、遇買方支撐逐步將價位上推。
40、但從圖中可發現,上面實體部分較小,說明買方所占據的優勢不太大,如賣方次日全力反攻,則買方的實體很容易被攻占。
41、 4.下跌抵抗型 這是一種帶下影線的黑實體,開盤價是最高價。
42、一開盤賣方力量就特別大,價位一種下跌,但在低價位上遇到買方的支撐。
43、后市可能會反彈。
44、實體部分與下影線的長短不同也可分為三種情況: (1)實體部分比影線長賣壓比較大,一開盤,大幅度下壓,在低點遇到買方抵抗,買方與賣方發生激戰,影線部分較短,說明買方把價位上推不多,從總體上看,賣方占了比較大的優勢。
45、 (2)實體部分與影線同長表示賣方把價位下壓后,買方的抵抗也在增加,但可以看出,賣方仍占優勢。
46、 (3)實體部分比影線短賣方把價位一路壓低,在低價位上,遇到買方頑強抵抗并組織反擊,逐漸把價位上推,最后雖以黑棒收盤,但可以看出賣方只占極少的優勢。
47、后市很可能買方會全力反攻,把小黑實體全部吃掉。
48、 5.上升阻力 這是一種帶上影線的紅實體。
49、開盤價即最低價。
50、一開盤買方強盛,價位一路上推,但在高價位遇賣方壓力,使股價上升受阻。
51、賣方與買方交戰結果為買方略勝一籌。
52、具體情況仍應觀察實體與影線的長短。
53、 紅實體比影線長,表示買方在高價位是遇到阻力,部分多頭獲利回吐。
54、但買方仍是市場的主導力量,后市繼續看漲。
55、 實體與影線同長,買方把價位上推,但賣方壓力也在增加。
56、二者交戰結果,賣方把價位壓回一半,買方雖占優勢。
57、但顯然不如其優勢大。
58、 實體比影線短。
59、在高價位遇賣方的壓力、賣方全面反擊,買方受到嚴重考驗。
60、大多短線投資者紛紛獲利回吐,在當日交戰結束后,賣方已收回大部分失地。
61、買方一塊小小的堡壘(實體部分)將很快被消滅,這種K線如出現在高價區,則后市看跌。
62、 6.先漲后跌型 這是一種帶上影線的黑實體。
63、收盤價即是最低價。
64、一開盤,買方與賣方進行交戰。
65、買方占上風,價格一路上升。
66、但在高價位遇賣壓阻力,賣方組織力量反攻,買方節節敗退,最后在最低價收盤,賣方占優勢,并充分發揮力量,使買方陷入“套牢”的困境。
67、 具體情況仍有以下三種: (1)黑實體比影線長表示買方把價位上推不多,立即遇到賣方強有力的反擊,把價位壓破開盤價后乘勝追擊,再把價位下推很大的一段。
68、賣方力量特別強大,局勢對賣方有利。
69、 (2)黑實體與影線相等買方把價位上推;但賣方力量更強,占據主動地位。
70、賣方具有優勢。
71、 (3)黑實體比影線短賣方雖將價格下壓,但優勢較少,明日入市,買方力量可能再次反攻,黑實體很可能被攻占。
72、 7.反轉試探型 這是一種上下都帶影線的紅實體。
73、開盤后價位下跌,遇買方支撐,雙方爭斗之后,買方增強,價格一路上推,臨收盤前,部分買者獲利回吐,在最高價之下收盤。
74、這是一種反轉信號。
75、如在大漲之后出現,表示高檔震蕩,如成交量大增,后市可能會下跌。
76、如在大跌后出現,后市可能會反彈。
77、這里上下影線及實體的不同又可分為多種情況: (1)上影線長于下影線之紅實體:又分為:影線部分長于紅實體表示買方力量受挫折。
78、紅實體長于影線部分表示買方雖受挫折,但仍占優勢。
79、 (2)下影線長于上影線之紅實體:亦可分為:紅實體長于影線部分表示買方雖受挫折,仍居于主動地位。
80、影線部分長于紅實體表示買方尚需接受考驗。
81、 8.彈升試探型 這是一種上下都帶影線的黑實體,在交易過程中,股價在開盤后,有時會力爭上游,隨著賣方力量的增加,買方不愿追逐高價,賣方漸居主動,股價逆轉,在開盤價下交易,股價下跌。
82、在 低價位遇買方支撐,買氣轉強,不至于以最低價收盤。
83、有時股價在上半場以低于開盤價成交,下半場買意增強,股價回至高于開盤價成交,臨收盤前賣方又占優勢,而以低于開盤價之價格收盤。
84、這也是一種反轉試探。
85、如在大跌之后出現,表示低檔承接,行情可能反彈。
86、如大漲之后出現,后市可能下跌。
87、 9.十字線型 這是一種只有上下影線,沒有實體的圖形。
88、開盤價即是收盤價,表示在交易中,股價出現高于或低于開盤價成交,但收盤價與開盤價相等。
89、買方與賣方幾乎勢均力敵。
90、 其中:上影線越長,表示賣壓越重。
91、下影線越長,表示買方旺盛。
92、上下影線看似等長的十字線,可稱為轉機線,在高價位或低價位,意味著出現反轉。
93、 10.“┴”圖形 又稱空勝線,開盤價與收盤價相同。
94、當日交易都在開盤價以上之價位成交,并以當日最低價(即開盤價)收盤,表示買方雖強,但賣方更強,買方無力再挺升,總體看賣方稍占優勢,如在高價區,行情可能會下跌。
95、 “T”圖形又稱多勝線,開盤價與收盤價相同,當日交易以開盤價以下之價位成交,又以當日最高價(即開盤價)收盤。
96、賣方雖強,但買方實力更大,局勢對買方有利,如在低價區,行情將會回升。
97、 11.“一”圖形 此較形不常見,即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在同一價位。
98、只出現于交易非常冷清,全日交易只有一檔價位成交。
99、冷門股此類情形較易發生。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