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旗下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公布了新一輪人事任命,其中提到,將由劉新宇將出任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而藤木稔大將出任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英菲尼迪事業總部總部長。
與此同時,由于任期到期,辛宇將不再擔任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和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英菲尼迪事業總部總部長。非常有趣的是,此次由于任期到期離任的辛宇和全新掛帥的劉新宇都曾在上汽體系工作,似乎東風日產對于上汽體系的將帥“情有獨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五年征戰,孤身難擋時代之流
2018年正式加入東風日產并出任東風日產乘用車有限公司市場銷售總部總部長,后續出任東風日產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辛宇其實算得上是一個能人,作為在上汽集團有著幾十年工作經驗的“老汽車人”,在上任的第一年里,辛宇就憑借著自己豐富的經驗、獨到的見解,幫助東風日產創造了其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巔峰。
2019年,日產在華全年銷量達到了156.4萬輛,同比增幅達到了2.9%,在當時甚至超越了長期不可一世的豐田,而這一切,辛宇功不可沒。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再強的將帥,孤身一人也難以抵擋時代的洪流。自2019年以后,中國汽車市場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能源汽車在政策傾斜、輿論助推之下,滲透率節節攀升;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經歷十幾年的積淀,也在這個時間點進入迸發階段;疫情反復,促使許多消費者放棄了自己的購車計劃。
簡而言之,從2020年開始,中國汽車市場總體的增速明顯放緩,而被自主品牌以及豪華品牌夾在中間的老牌合資車企,自然成為受損最大的群體,東風日產自然也在其中之列。
雖說辛宇在2019年之后的幾年時間里仍舊靠著自己的努力,協助東風日產維持了幾年的百萬年銷量,也幫助品牌在2022年達成了1500萬輛的累計銷量,但東風日產所面臨的形勢也變得愈發嚴峻。
當然,雖說在眾多因素的影響之下,辛宇五年的任期“高開低走”,但是東風日產仍舊對其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并且在告別總經理之位以后,辛宇也將前往日產汽車總部繼續發光發熱。
掛帥出征,劉新宇有何能耐?
提到劉新宇,大家對于這個名字可能沒有過多的印象,但是實際上這位同樣出自上汽體系的“將領”,在過去也在汽車領域做出了十分傲人的成績。
1999年在同濟大學汽車工程系動力專業畢業以后,劉新宇就進入了上汽集團,并在上汽大眾的供應鏈以及采購部門任職。2019年,劉新宇則正式進入了上汽集團的自主板塊,并于2020年成為名爵法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在任職名爵期間,上汽集團希望劉新宇能夠進一步拓展名爵在歐洲的業務,實際情況就是在2020年劉新宇成為名爵法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之后,法國一躍成為了名爵這個品牌在歐洲地區表現最好的地區,基于優秀的表現,上汽集團又將劉新宇升任為名爵歐洲首席執行官,而同年份,名爵在歐洲地區的銷量也是達到了11.3萬輛,實現了成倍增長。
簡而言之,劉新宇與此前的辛宇一樣,有著非常豐富的汽車行業工作經歷,任職的領域也覆蓋了供應鏈、銷售以及營銷等眾多業務,并且其在對于汽車品牌海外市場拓展這一領域,有著較為豐富且成功的工作經驗,因此針對當下東風日產所面臨的情況,劉新宇似乎真的有能力力挽狂瀾。
形勢嚴峻,日產未來有何策略?
前面提到,近幾年間由于疫情、自主崛起等眾多原因,合資車企的生存空間以及市場份額都受到了明顯的擠壓,而透過乘聯會統計的數據來看,東風日產在今年的一季度中累計銷量達到15.1萬輛,同比下跌幅度達到了37.4%。雖說今年前幾個月中國車市的總體表現都比較平淡,但東風日產的跌幅在整個榜單當中都算是極為夸張的,甚至超過了上汽通用。
之所以東風日產會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出現如此大幅度的銷量下滑,一方面是由于三缸奇駿戰略的潰敗,致使品牌失去了在SUV領域的銷量引擎;另一方面,截至目前,東風日產品牌旗下在售的純電車型僅有Ariya一款,混動車型也僅有超混電驅軒逸一款,新能源革新進程的緩慢同樣也導致東風日產的銷量難以有大的提振。
當然,在品牌陷入困境的這段時間里,東風日產并非直接躺平,而是一直在努力尋求破局之法。通過本次換帥就足以看出東風日產重振旗鼓的決心,而實際上在此次人際調動之前,在前不久的上海車展上,東風日產就已經通過多款第三代逍客、奇駿e-POWER以及概念車型PATHFINDER探路者展示出了品牌在產品迭代以及新能源轉型方面的決心。
除此之外,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日產汽車計劃在未來5年的時間里投資2萬億日元用以加速電驅化產品布局以及技術創新,力爭在2023財年推出23款電驅化車型,涵蓋15款純電動車型。新人、新產品、新技術以及新戰略,通過這一系列的變動以及操作,不難看出東風日產破局的決心。
寫在最后
通過東風日產進入2023年以后的一系列動作來看,這家企業是真真切切的打算在汽車新能源2.0時代到來的當下好好搏一把,重新奪回原本屬于自己的蛋糕了。而無論是調任的辛宇還是剛剛掛帥上陣的劉新宇,這兩位汽車行業的前輩都可以算是車界的能人,但不管怎么說,品牌的成敗光靠一位將領無法改變,唯有多方協同發展,共同努力,才有機會讓東風日產加速駛向電驅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