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以下簡稱腦機海河實驗室)獲批組建以來,濱海高新區會同天津大學聚焦管理機制、科技攻關、高端人才、應用場景等方面,全力推進實驗室建設。
腦機海河實驗室實行獨立法人、實體運行,充分體現“去行政化”“科研自主”“助力新興產業發展”的理念。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目前,實驗室已形成《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章程》等多個管理辦法。
充分發揮天津大學醫工院腦機科學優勢,腦機海河實驗室圍繞新型神經信號感知理論與檢測方法、仿生組織工程神經、新一代高通量腦機交互關鍵技術、人機共融基礎核心器件開發轉化等四個核心研究方向,擬啟動10個課題。
腦機海河實驗室的成立,加速了高端人才的集聚。實驗室已組建覆蓋腦機接口、人機交互基礎理論、器件系統、轉化應用全鏈條所需的研發隊伍,擁有院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高層次海外人才獲得者等科技人才60余名。日前,實驗室最新科研成果216指令集,刷新了無創腦機交互性能指標紀錄,成為200指令集以上世界最大腦控指令集。實驗室主任助理許敏鵬教授強勢入選2022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創新青年英雄榜”(TR35中國),獲“發明家”稱號。
實驗室積極探索本地場景應用,實驗室副理事單位──中電云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中國電子PKS生態天然優勢,聯合天津市環湖醫院率先在國內推出“PKS一體化數字醫療平臺解決方案”。(津云新聞編輯劉穎)